但不可否认的是,“玉兔捣药”与嫦娥的神话传说,是我国特有的人类幻想,千百年来以浪漫色彩成为月圆之夜的佳话。
兔子的生育特征与月相极为吻合
世界上有各种动物,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牛羊马猪没有出现在月亮中,为何是兔子进入了月宫中与嫦娥为伴呢?
查阅文献可知,月兔神话作为母题,一直与女性、生育等因素息息相关。日与月的神话传说,从中国各民族、到世界各地,虽然不全然相同,到或多或少都与男女性别紧密联系。以太阳表示阳、指代男性,以月亮表示阴、指代女性。
兔子与女性的关系也尤为密切。上古时代,兔子是人类能较为容易捕获和观察到的动物之一。一只小白兔从孕育到分娩,整个周期刚好是29天,这与月相变化的周期,以及月圆月缺一个轮回的周期几乎完全一致。同时,兔子的生育能力极强。根据动物学家考察,一只健康的母兔,一年能生4胎,一胎能生育10来只小兔子。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社会,生殖崇拜可以说是最根源的动能之一。兔与月的联想由此而建立。在《尔雅·释兽》上记载,“兔子曰娩”,原本以娩字形容兔子的生育,后衍生为形容人类生育。
可以看出,月、女性、兔子、生育种种意象本就互相联系、印证,表达的是远古的生殖崇拜思想,人们对生育的伟大幻想。
汉画像砖上的兔子
“玉兔捣药”和人类对长生不死的追求
在我国人民千百年的吟诵中,兔子始终和月亮发生关联,并形成了众多民间演绎与浪漫传说,还是与嫦娥奔月与玉兔捣药的神话背景有关,这两则故事都或多或少将根源指向人类对于生命不死和长生的渴望。
嫦娥奔月的神话在传世文献中最早见于汉代古籍《淮南子》,其中说后羿向西王母求取不死药,妻子嫦娥偷药吃掉后,奔月而去。
不死药吃了可以长生,在汉魏以来求仙问道的社会环境里,表达的是人们对生命的无尽幻想。西王母的形象常见于汉代画像砖,与她联动出现的,还有一只捣药的兔子,药杵里放的自然就是不死药。西王母是古代神话中最神秘的神祇之一,关于她的出现和演变一直众说纷纭。作为恩威并施、掌管人间刑罚的神,西王母在民间一直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。有学者也分析,西王母本就是“月神”,与嫦娥的形象同为一人,因此嫦娥奔月而去,捣药的兔子自然也就进入月宫之中,玉兔、仙药、月亮成为生命不死的统一体。
屈原《天问》中有写道:“月光何德?死则又育。厥利维何,顾菟在腹。”意思是月亮缺了又圆,暗了又亮。“顾菟”被不少学者释义指兔子。如此,生育力极强的兔子也被赋予了生命力生生不息的象征,成为捣不死仙药的指定“代言人”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